M.Y.Lab北京店主理人 王晓晨-我和木头的缘分-越了解,越热爱和许多人一样,从小我就喜欢动手瞎捣鼓,对世界充满好奇,“鲁班锁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钉子也能严丝合缝地扣在一起?”……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爸爸和爷爷做的玩具承载了一代人美好温暖的童年回忆。长大后,喜欢动手和钻研的个性让我接触到了木工。为了给自己做个音箱,我翻教程、买木头、找工具、借场地,沉浸在亲手创作的热情中。当乐声从音箱中传
对于一截木块、一块木柴,普通人所能想到的最好处理方法,大概是让它在烈焰中燃烧成一堆篝火,但 Esty 店铺 Split Grain 的创办者和设计师 Paul Foeckler 却觉得木块有别样的美感,从外观形状到具体纹理都有相当的吸引力,完全可以做成一款别致的灯具。在不断的试验中, Foeckler 发现使用锯子将木块切割成一些片块,再将它们重组起来后,整个木块更如同雕塑一般,不易察觉的纹理图案
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木器始终守着一份最古老的感动。细腻打磨的边角、精致巧妙的暗榫设计,几千年前那些手工艺人娴熟的技法,一刀一线刻画出来的灵魂,都在安安静静地向世人展示着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古老的手艺人通过这样一种世代传承的方式,向后辈们传达着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永远宁静,永远敬天爱人。木器很实诚,人手带给它什么,它悉数接纳,并且永久保存。它身上带着匠人打磨削刻的痕迹出来,最终在使用者的手中绽
中国的建筑雕刻,即民间所统称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也同其他独立的雕刻一样,从传统观念到具体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论木雕、砖雕还是石雕,表现在建筑上,都成为建筑结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古代的建筑,从大型的公共建筑到各式各样的民间建筑,从大门、屋脊到梁柱、窗牖,或多或少地都要有一点雕刻,有人说这是有意的点缀,但恰似一部乐章的节奏,生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节奏。木雕艺术用于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
该怎么处理木工坊里的裁切下的废木料,做成小玩具还是做成其他的物件,看了下面的介绍你就明白了。1.选料2.裁切3,确定造型4、确定围挡尺寸5、上胶固定6、填补空缺7、钉上围挡8、电木铣铣光表面9、整体打磨10、上油▲对于本号,是持续为您分享精彩文章的友情支持。11、安装防滑垫12、完成最后请欣赏完整视频:Scrap Ends Table文章来源:木业刀锯联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
清明上河图/清明/雕刻长7.5米,宽2.2米,重达1吨,选用香榧树旧料,采用浮雕工艺,加上深雕、镂空雕、透雕的辅助,一幅巨型木雕版《清明上河图》就这样呈现在了世人面前。汴河商船云集,纤夫牵拉,船夫摇橹,气势非凡的虹桥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街市行人摩肩接踵...所有的细节,包括小桥流水的感觉,还有所有人物的神态和姿势,都雕刻得惟妙惟肖,一丝不苟。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世之,谓之工。
巴比伦人和埃及人曾经把水看成是世界的主要组成元素,后来又加上空气和土,到了古希腊人那里,言之凿凿地说: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是土、风、水、火。反正是没有木头什么事。只有我们中国的老祖先斩钉截铁一口咬定:金、木、水、火、土,缺一不可!可是,看看如今的时代,瞧瞧身边的生活,却只觉得这个世界“五行缺木”——看看每天街道上那些因为一点刮蹭就破口大骂的司机先生们,就知道人们心中“火”气多重;瞧瞧各路小报上的东拉
在木匠眼中,木头和人一样都有灵魂。 木头其实是活的,随时依环境发生变化,温度、湿度的变化,木头也会变形和热胀冷缩。 再直的一根木头,从中间劈成两根,每一根一定会慢慢弯曲,这些都是木头的“性格”。 西方征服 有人说,“征服”是西方人对待自然的理念,西方人对“不听话”的木头的“征服”,分了三个阶段。 最早,是用铁条和钉子箍起来,做成框架,将木板箍住,令其涨无可涨、缩无可缩,但木头是坚忍不
毫无疑问,在中国古典家具的璀璨明珠中,最为耀眼的当属明式家具。而明式家具中最为耀眼的,则是圈椅。对于圈椅,从不缺少“溢美之词”:选料考究、造型洗练、结构合理、做工精巧质朴美观、疏朗大方、雅致秀丽、意蕴非凡它更富有哲学意味:大道至简、大智若愚、有容乃大、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共赢精神……然而圈椅之美,言语尚不能及其万一。或唯有一词可形容,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与自然同规律自然中的万事万物
宋元以后,中国家具艺术已经发展成为高度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相给合的优秀生活用具,不仅为国人珍视,也在世界家具之林中独树一帜,享誉甚高。作为我国家具史上重要的发展时期,宋代家具通常被认为是明清家具之源。虽然宋代家具的实物稀少,但其绘画中的家具图像遗存到今天的较多,可以通过对家具图像的研究,来探讨有关宋代家具的内容。从汉代到清代,在家具与绘画关系的纵向研究中,其中较有价值的点是在宋代。一是宋代文化灿
漆木家具堪称华夏家具之宗。大漆家具、紫黄家具皆为精良之作,均属漆木家具里的一个分支。大漆家具观赏的是形制,讲究的是工艺,呈献的是艺术,品咂的是韵味。当前业界、收藏界乃至整个古典家具界,只要一提及明式家具,许多人只会想到“简约、空灵”,或者就锁定在了黄花梨家具制式上。这是对明式家具的误解。事实上,早在明万历以前,漆木家具一直是中国家具的主流,随着紫檀、黄花梨等硬木家具风靡以后,漆木家具的“统治”地位
中国古代文人讲究修养心性,到明代时生活美学盛极一时。 明式家具形式的简洁、线条的明朗、构造上的和谐,都使人获得一种具有含蓄的精神愉悦感。明代文人把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都审美化,将自身的审美品位灌注其中。何为明式家具呢?明代的家具流派众多,除了以苏州为中心的苏作文人家具外,有以皇家为代表的金漆、黑漆描金、朱漆描金皇家大漆家具,也有鲜明特色如以晋作为代表的流派,还有其他多种民俗家具流派。明代,文人(仕)
作为人的感知来讲,时间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绕不过去的可感知对象。绝大多数人如果不是成圣成贤了,基本上我们会在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下来认识这个世界,而中国人其实对于时间尤其敏感,中国文化很多都是围绕着时间这个核心来展开的。1.中国人的时间观首先时间的真相是什么?在佛学来讲时间是一个幻象,没有实际存在的时间。时间的刻度,看起来是客观的,但在每个人的感知里面,是相当主观的一种感受。如果我们对于时间的真相没有一
大漆家具是中华古家具鼻祖,所谓“明式家具”仅从中撷取一枝,简明扼要地体现明晚期社会富足时拜物心理,。而大漆家具,型之高古源于民族久远的积累,色之沉着反映着宋型文化深不可测的底蕴;而明清丰饶之时的社会,仅留给它一席之地。明式家具本是个学术定义,大约在上世纪前叶西方学者开始关注。由于西方人理解东方艺术有差异,他们更在意家具的框架结构,欣赏家具的大格局,于是所谓以简约风格为主的“明式家具”一词诞生,影响
源自日本箱根的传统木工艺 在老匠人手中 传统再放光彩 这种图案的木箱相信很多人都见过 你们有没有想过它的制作工艺 像纸一样薄 但却有着木头的质感 相信大多数人都以为它是纸花吧 但人家确是实实在在的木头 源自日本箱根的传统木工艺 经典传统常见却不被人熟知 寄木细工是一种拼木的工艺 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一块块色块组成万千图案 所有色块的木条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