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不过,真实的样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诸葛亮集》中有相关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人领中,舌著于腹……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另外也具有流马的相关描述,但是因为没有实物图,所以后世始终没有具体的还原图像。
现代人猜想的木牛流马运作原理图
《南史·祖冲之传》: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可知祖冲之是亲眼见过木牛流马的,又因木牛流马的启发,他便创造一种机械运行的工具,比木牛流马更胜一筹,由此可知,木牛流马一定是利用齿轮原理来制作,否则祖冲之不会有兴趣拿它来作参考和对比,可惜的是此论缺乏确凿的论据和实形。
后人对于“木牛、流马”其实也有过很多的还原,但是却并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得到人们的信服,也没有一个能够真正解释其中的原理,具体原因是为何呢?相关的专家心里也是有着难言之隐,最主要的因素是各种文艺作品对于诸葛亮的“神化”,以及对木牛流马本身的“神化”。
【出处】1、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2、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时代背景
1、运输工具:畜力车、人力车、旱船、滑索、桥子、背架等。
2、道路状况:出蜀多山地,艰险难行,常规车马运输不便。
3、战争状态:前线大军消耗极大,粮草多赖汉中供给。
下面提供一套中国传统可行走的木牛结构的高质量三维图形结构图纸。
由于本公众号关键词获取已达到极限,请关注“切削技术与刀具”微信公众号后回复“木牛流马”免费获取。
版权声明:由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另外有些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以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或处理。